新甘肃·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林丽 文/图
金黄麦浪与翠绿核桃林相映生辉,现代化厂房与热闹市集和谐共存,米家沟的生态画卷游人如织,东沟小渔村的烟火气笑语盈盈……
行走在华亭市砚峡乡广袤的大地上,一幅以农工为基、服务为桥、民生为要的三产融合振兴图景正徐徐铺展。
千亩核桃基地孕育着圆润的果实,经精心分选、包装,摇身变为游客竞相购买的特色伴手礼;300亩山野荞麦磨成细腻的面粉,化作一碗碗筋道爽滑、市场热销的饸饹面;4000余亩玉米摇曳生姿,等待收获;10余处特色种养基地出产的麝香、鹿茸等名贵药材,成为康养民宿展架上吸引眼球的健康臻品。
“以前守着大棚,就盼有人来收购,卖不上好价钱。现在好了,游客直接来咱小渔村体验采摘,看上哪个摘哪个!”东沟社区的闫钰站在村集体的九座现代化温棚前笑容满面地说,“地里的活计直接和游客的需求挂上钩,收入稳了,路子也宽了,日子自然更舒心?!?/p>
在砚峡乡,越来越多的农业基地正蜕变为“网红打卡点”,田间地头的农产品也借助服务业的东风,成了炙手可热的“流量尖货”。农业与旅游观光、餐饮体验、零售电商的深度交融,让沉睡的土地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,其蕴含的价值正成倍释放,源源不断地为服务业注入蓬勃活力。
“以前下井挖煤,累得直不起腰;现在养麝,轻松月入三千多,年底还有分红,这日子踏实!”在砚峡乡林麝产学研中心养殖区,村民马代虎的笑容里透着满足。2025年,睿源、翰晟、诚源三家企业相继落户,总投资1.05亿元新建标准化圈舍940间,新增林麝480只。预计年底全乡存栏量将突破2000只,产值达2700万元。单是睿源养殖场,就以“生活、繁殖、育成、隔离”四区布局可存栏600只,带动145户群众季节性务工,年均增收超8000元。
曹家沟村中蜂养殖基地内,村支书指着新建成4条新生产线介绍:“过去只卖原蜜,现在有条形蜜、勺子蜜,连蜂蜜精油皂都做出来了,附加值翻了番!”“60多户跟着挣钱,线上线下一起卖,咱砚峡蜂蜜肯定能飞出大山!”村民们算起账来,眼里闪着光。在曹家沟,“小蜜蜂”正逐渐成为助力集体经济壮大、促进群众增收的大产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