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肃农民讯(新甘肃·甘肃农民报记者 何香利 杨万明)8月24日下午,中医药政策解读与标准产品发布论坛在第六届中国(甘肃)中医药产业博览会期间举办。该论坛聚焦中医药最新政策解读,发布多项中药新标准与新产品,共商中医药创新举措,共促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甘肃是我国四大中药材主产区之一。中国中药协会自2000年成立以来,始终与甘肃密切合作,通过搭建平台、凝聚合力、培育品牌,共同推动中药材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。
据介绍,中国中药协会在第五届药博会期间,组织召开中药追溯系列团体标准工作会,对《中药追溯体系实施规范》《中药追溯信息 中药材种植》《中药追溯信息要求 中药饮片生产》三项修订的团体标准进行了审查,并对《中药追溯数据集》团体标准进行了立项审查。以上四项团体标准已经通过审查发布,为中药追溯继续提供标准支撑,促进中药追溯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。
本届“药博会”正式发布中国中药协会《中药追溯系列团体标准》。该标准聚焦“来源可追、去向可查、责任可究”,为构建覆盖中药材全生命周期的质量追溯体系提供“中国方案”。
甘肃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、局长吉永锋介绍,甘肃中医药底蕴深厚、资源富集,当归、黄芪等道地药材享誉全国。近年来,甘肃省深入贯彻落实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等文件精神,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,聚焦资源?;ぁ⒉瞪?、科技创新等关键环节,推出了一系列务实举措。
目前,甘肃省加快推进中药材GAP监督实施示范建设,已有33家企业建设的20.67万亩基地通过符合性检查,2025年还将完成约10万亩的检查工作,规模位居全国前列。相关经验获国家药监局专刊推广,并入选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优秀“建言献策”。
此外,甘肃省积极抢抓中药材产地加工政策机遇,构建“龙头企业+产地加工车间+合作社+基地”的紧密产业链,发布24个品种产地片质量标准及技术规范,遴选57家龙头企业建成84个标准化车间,2024年产值达25.75亿元。同时,授权9家企业使用产地加工药材商标,有力提升了中药材产业效益。
在标准体系建设方面,甘肃省累计发布147个中药材标准、339个中药配方颗粒标准、425个中(藏)药饮片炮制规范。遴选20个“陇药名方”开展新药转化研究,着力挖掘经典名方价值,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。
中药质量是产业发展的命脉。下一步,甘肃省将坚持传承精华、守正创新,持续完善中医药标准体系,提升全产业链质量控制水平,切实把中医药这一宝贵财富继承好、发展好、利用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