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秦州区以产业振兴为抓手,创新打造“政府主导、企业带动、农户参与”的乡村就业工厂发展模式。通过精准施策、动态管理、安全护航“三步走”战略,累计培育58家就业载体,带动1510名群众实现人均年增收2.2万元以上,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互促共进的新路径。
精准布局构建就业网络。秦州区打出“转型提升+新建培育+动态退出”组合拳,对传统加工车间升级改造,重点扶持特色产业载体建设。目前全区已认定13家乡村就业工厂、45家帮扶车间,今年新增的8家车间覆盖种养殖、农产品加工等领域,预计新增就业岗位180个。通过“车间建在村头、岗位设在门口”的运营模式,有效破解了留守劳动力就业难题。
政策活水浇灌产业沃土。通过微信群推送、入企宣讲等“线上+线下”渠道,全方位解读脱贫劳动力稳岗奖补政策。截至目前已发放奖补资金170.1万元,惠及企业30余家。同步建立“五查工作法”安全监管机制,联合消防等部门开展专项检查30次,实现重点行业车间安全隐患动态清零。
如今,越来越多的群众正通过“家门口就业”实现增收致富,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。(周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