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甘肃·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马吉志 梁文博 周建博 马凯 文/图
初秋的广河,热浪尚未退却,山川梁峁遍布全膜双垄沟播玉米。圈舍里,毛色雪白的萨湖羊在清凉的“别墅”中悠闲踱步。太子山下的同一股清泉,滋养着千家万户,也流淌进羊群的胃里。是什么让广河羊在燥热初秋依然膘肥体壮、肉质上乘?答案就藏在这“四好”的黄金闭环里——品种好、口粮好、喝得好、住得好。
良种筑基:科技孕育“金疙瘩”
在广河,牛羊兴旺是家业繁盛的象征。到目前,全县牛羊养殖合作社发展到636家、规模养殖厂418家、规模养殖户1.8万户,牛存栏稳定在14万头左右,羊存栏稳定在135万只左右,羊年饲养量达到300多万只,饲养规模稳居全省前列。
驱车乡间,几乎在每个大型的现代化养殖圈舍里都能看到一种体格健硕、毛色光亮的羊群——这便是广河特有的肉羊萨湖羊。
在广河县广盛公司的现代化养殖场内,洁白如云的萨湖肉羊正低头咀嚼科学配比的饲料。甘肃农业大学博士生沙玉柱正仔细记录着新一批萨湖羊的生长数据。“这是我们团队多年心血结晶。”他指着一群活蹦乱跳的羔羊介绍,“以生长速度见长的英国萨??搜蛭副?,肉质细腻、繁殖率高的湖羊为母本,经过多轮杂交选育和性能对比,才最终定型为广河的主导肉羊群体?!闭庵帧扒壳苛稀钡挠植呗?,让萨湖羊完美融合了父本的快长基因与母本的优质肉质基因。
沙玉柱介绍,目前萨湖肉羊群体已经从不同杂交组合里面筛选出来了,以及它的生长性能、肉质指标都已经检测完了,根据我们技术推广在各个养殖场中的调研情况,萨湖肉羊产生的F一代的生长性能是最高的,一只萨湖羔羊育肥阶段日增重可达290克,相比于其他品种的羔羊都是较高的。
在买家巷少祥农牧专业合作社,负责人马少祥对萨湖羊赞不绝口:“肉质好、长速快、遗传性能非常稳定,好养,抗病力也强?!?/p>
科学数据佐证了马少祥的直观感受:相比普通肉羊,萨湖羊的屠宰率、净肉率、熟肉率、粗蛋白含量分别提升了4%、5%、8%和3.01%。
“这些‘科技羊’就是我们增收的‘金疙瘩’,市场认,价格好!”马少祥看着满圈肥壮的羊只,笑容满面。
精饲为要:绿色循环育肥羊
高品质羊肉的奥秘,首在“粮草”。广河县是“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”“国家粮改饲示范县”“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”等多重光环,36万亩旱作农业实现适宜区全覆盖,每年粮改饲面积稳定在20万亩以上,年加工优质饲草能力突破100万吨。
在广河县广盛公司大院里,拖拉机、收割机、打包机等各种农机具排列整齐,工作人员依次对联合收割机、大中型拖拉机等各类机械进行全面“体检”,为即将到来的青贮玉米收割做足准备。
广河县农业农村局专业技术人员告诉笔者,粮改饲富含优质粗蛋白、粗纤维、钙磷,还有丰富的铵态氮、乳酸、挥发性脂肪酸以及大量有益菌群。营养均衡,羊爱吃,消化吸收好,还不上火,是真正的“纯粮纯草”营养餐。
广河县以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为突破口推动“粮改饲”,以养带种、农牧互促,发展玉米秸秆综合利用产业,探索出“牛羊养殖—粪污收集—有机肥生产—粮改饲种植—秸秆综合利用”的农牧种养循环绿色发展路子,成功创建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,不仅为全省农业绿色发展转型升级发挥了引领带动作用,同时这些牛羊“绿色面包”,也转化为羊肉紧实的肌理、丰富的风味和安全的品质,铸就了广河羊肉“绿色有机”的金字招牌。
山泉赋能:注入健康鲜香密码
水,是生命之源,更是风味的密码。广河县31万居民和万千牲畜的生命之水,源自巍峨太子山的雪顶融冰与地下涌泉。
甘肃农业大学教授、广河县牛羊产业科技支撑专家团队首席专家赵生国说:“太子山的海拔在2700米左右,冬有积雪,夏有青山绿水,周边没有工矿企业,种植户用的是农家肥……在这种环境条件下,广河牛羊一年四季饮用山泉水,羊肉的品质非常好。”
权威检测报告揭示着这山泉的珍贵:富含硒、铁、锌、钙、钾、镁、钠等多种矿物质与微量元素,其中每升水含铁0.03毫克、锌0.05毫克、硒0.004毫克。正是常年滋养,为广河羊肉注入了独特的健康基因与上乘品质。
美居相伴:“羊别墅”里肉鲜香
广河城乡,一座座新颖别致的农家别墅错落有致。令人惊叹的是,这里的羊儿也享受着不遑多让的“星级”待遇。
走进广河县图腾牧业养殖场,瞬间颠覆了人们对传统羊圈“脏乱臭”的刻板印象??沓髁恋母旨芙峁勾笈锵拢蛉河迫蛔缘茫河械脑诼┓斓匕迳硝獠?,有的卧在与羊棚相接的露天场地上反刍。羊床上,粪便直接流入集污沟,舍内空气清新,几乎闻不到异味。
这种将现代养殖科技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“美居”模式,确保了广河羊在舒适、洁净、低应激的环境中健康成长,为最终肉质的细腻醇香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环境保障。
晨曦微露,三甲集临园各饭店里已热气蒸腾。大厨们将新鲜屠宰的萨湖羊羔肉投入翻滚的汤锅,独特的肉香瞬间弥漫开来。来自外地的食客连声赞叹:“这肉真是名不虚传!没有一点膻味,只有浓郁的鲜香,入口细嫩,回味甘甜。”
这舌尖上的极致享受,正是广河羊“良种、精饲、优水、美居”四重优势叠加的必然成果。从甘肃农业大学的实验室到太子山的汩汩清泉,从广通河畔的饲草“海洋”到智能化“羊别墅”,环环相扣的卓越链条,让每一块羊肉都凝聚着自然的馈赠、科技的智慧和牧人的匠心。
广河牛羊产业,已不仅承载着“无牛羊不成家”的古老牧歌,更以蓬勃之势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