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甘肃·甘肃农民报记者 何香利 文/图
皇甫谧中医针灸传承创新示范中心正式启用,皇甫谧文化园跻身国家4A级景区,生态文化长廊获评3A级景区,“灵密艾”品牌畅销全国、艾草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加速生产、中医康复科室人头攒动……
这是这座陇东小城灵台县,围绕一根艾草、一枚银针,写出的一篇“中医+”融合发展的锦绣文章。
初秋时节,行走在灵台县城乡之间,艾草清香随风飘散,针灸文化浸润心田。
一株小艾草,如何撬动一条产业链?
“这些产品需要一级工艺提取,目前护眼贴、艾条等产品在全国销量高且口碑好的‘明星产品’。”
“线上销售平台产品继续补货,近日订单量多?!?/p>
“这几箱艾条、艾草精油、艾草护肤品,加速发往四川。”
……
8月29日,走进灵台县甘肃溪河韵艾草生物科技公司,工人们在车间内有条不紊地分装艾条,直播间里主播手持艾草产品热情推介,仓库门口快递车辆整装待发——这是甘肃溪河韵艾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日常忙碌的场景。
“三伏入秋换季,线上线下艾草产品的订单量大,覆盖全国各地?!备仕嘞釉习萆锟萍加邢薰靖弊芫砹踬凰?,目前,该公司已开发出艾绒、艾条、精油、护肤品等7大类40多种产品,其中“灵密艾”品牌艾条因品质纯正、温效显著,深受中医机构和养生场所青睐。
灵台气候温润、土壤适宜,历来有种植艾草的传统。近年来,灵台县立足“皇甫谧故里”品牌和中医药文化底蕴,将艾草种植作为切入点,采取“公司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推动艾草规模化、产业化发展。
目前,该县艾草种植面积已突破5000亩,年产值超过1500万元,带动千余户农户实现增收。
为提升艾草产业附加值,“下一步,我们正持续推进艾草品种改良和深加工研发,不断提升产业附加值,让艾草真正成为群众增收的‘金叶子’。”刘倩说。
中医资源转为康养服务能力,该如何转?
融合创新,探索“中医+”培育新业态。近年来,灵台县逐步探索出“中医+健康养生”“中医+生态旅游”“中医+文化传承”等多业态融合发展之路。
在灵台县中医医院康复科,艾灸、推拿、拔罐、穴位贴敷等中医适宜技术日益受到群众欢迎。患者熊灵军因运动导致膝关节积液,经过四天定向透药治疗后疼痛明显缓解:“膝盖不疼了,积液也少了,中医确实管用!”
值得一提的是,新落成的皇甫谧中医针灸传承创新示范中心已全面投入运营。该中心集康养理疗、文化体验、科研培训于一体,不仅是推广针灸术、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平台,更为县域康养服务注入创新动能。
此外,灵台还将多项中医药服务纳入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和医保支付范围,显著降低群众享受中医康养服务的成本。在多家养老机构,健康管理、药膳食疗已成为标准服务,名中医下乡义诊、健康讲座等活动持续开展,“治未病”理念深入人心。
此外,灵台还将多项中医药服务纳入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和医保支付范围,显著降低群众享受中医康养服务的成本。在多家养老机构,健康管理、药膳食疗已成为标准服务,名中医下乡义诊、健康讲座等活动持续开展,“治未病”理念深入人心。
该县还积极推动“中医+文旅+康养”融合发展,打造集种植、文化展示、体验研学于一体的艾草文化体验园。节假日期间,游客可在此体验艾草采摘、制作艾条与香囊,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亮丽名片,皇甫谧文化该如何赋能?
灵台是魏晋著名医学家、世界针灸鼻祖皇甫谧的故里。其所著《针灸甲乙经》奠定了针灸学的理论基础,也使这片土地成为针灸医学的重要发祥地。
近年来,灵台县将弘扬皇甫谧文化作为县域发展的核心战略,积极推进皇甫谧针灸术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持续加强文化园建设?;矢孜幕跋群笕倩瘛笆澜缯刖难Щ崃匣嵴刖陌葑婊亍薄叭幸揭┪幕逃亍钡榷嘞畛坪?,成为国际针灸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。
通过举办皇甫谧文化节、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等活动,灵台不断拓宽文化交流渠道,“皇甫谧故里”正成为当地走向世界的最亮丽名片。
从种植加工到康养服务,从文化传承到旅游体验,灵台以艾草为纽带,串起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,不仅焕活了传统中医药文化,更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。
如今,这颗冉冉升起的“中医康养新星”,正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、清晰的产业路径和创新的服务模式,一步步绘制出“医、养、游、食、药”于一体的全域康养新图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