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甘肃·甘肃农民报记者 王甜 文/图
七夕良辰,序属新秋。在庆城县药王洞养生小镇,青石铺就的街巷、飞檐翘角的古建,与现代文明的清新气息交织相融,共同见证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集体婚礼。
8月29日,由省委宣传部、省民政厅、省文化和旅游厅、共青团甘肃省委、省妇联、省文联联合主办的2025年“我们的节日·七夕”省级主场活动在此举行。15对新人以传统婚俗为礼、以文明新风为约,在这个颇具诗意的小镇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。
上午九时,庆典在庄重温馨的氛围中正式开始。15对新人身着中式礼服,共行三拜之礼、同饮合卺酒、互赠庆阳香包,并将象征永结同心的同心锁郑重挂上连理树,许下相守一生的诺言。
“我们自愿结为夫妻,践行文明婚恋新风,抵制高额彩礼,倡导简约婚礼……”新人代表宣读的倡议书坚定有力,道出新时代青年的婚恋价值观,现场掌声阵阵。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为新人颁发结婚证书,送上诚挚祝福。
没有豪华排场,不重厚礼聘金,唯有真挚承诺与动人情感。
活动特别以一碗碗热腾腾的庆阳饸饹面,传递“一面之缘,一生相伴”的简约婚恋理念。新人与观众共品这一地方传统美食,用最朴素温暖的方式分享喜悦,生动诠释了婚事新办、文明简办的时代新风。
“能和这么多新人一起完成婚礼十分幸福。希望所有人都能摒弃旧俗,回归爱情本真?!辈渭蛹寤槔竦男氯诵煅抢龊凸怂怠?/p>
除婚礼仪式外,现场多项融合民俗与创新的活动也吸引大量群众参与。今年年初建成启用的“香包缘”新风婚恋文明实践工作室今天首次举办公开日活动,通过明信片寄语、爱心卡片传递、婚恋政策咨询等环节,搭建起倡导文明婚恋观的新型平台。
香包在庆阳,自古就是传递情意的信物。一针一线亲手缝制,比千金彩礼更见真心。
“我们希望借助香包这类本土非遗元素,推出更多贴近年轻人、传播新理念的联谊方式?!惫ぷ魇夜ぷ魅嗽绷跆硭担壳耙延腥辔荒昵崛吮斡?。
活动现场特设的民政登记处也迎来了特殊时刻——多对新人在听取婚恋新风倡导、观看文艺节目后,现场办理结婚登记,使这座千年古镇成为他们婚姻的见证者。
与此同时,“七夕雅集·文明共绘”文明集市也人气十足。书画展示、非遗体验、农特产品展销、婚俗宣讲等十余个特色展区,全面呈现庆阳的文化魅力与物产风貌。香包、刺绣、剪纸等非遗产品琳琅满目,本地农产品借助直播走向全国,传递出文化与经济共赢的节日新意。
当传统文化对接当代价值,当古老礼仪融合新式表达,一种为当代青年所喜爱和认同的文明新风,便自然而生动地呈现在人们面前。
近年来,庆阳市积极推动传统节日振兴工程,深入挖掘节日文化内涵,大力弘扬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,广泛开展“正月十五闹元宵”“香包为媒·缘来是你”新风婚恋文化季、孝亲敬老宴、家风故事会、“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佳节”等系列活动,以沉浸式体验让群众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,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,培育践行文明新风,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深厚的文化动能。